积极承办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 构建植物园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2016.11.14 | 来源:| 【字号: 】【打印】【关闭

  世界植物园大会为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otanic Garden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BGCI)最高规格国际会议,旨在为全球植物园等植物保护和研究机构提供政策规划、战略行动计划制定和学术交流的国际平台,被公认为是世界植物园界声誉最高、最具有学术影响力的国际盛会,每三年举办一次,通常由国际一流植物园轮流主办,参加者主要包括世界主要植物园及网络成员。1985年在西班牙的拉斯帕尔马斯召开首届大会,1998年第五届国际植物园保护大会以后,会议更名并拓展为世界植物园大会。并先后在美国的北卡罗莱纳州和西班牙城市巴赛罗纳成功举行了第一、第二届大会。

  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于2007416日至420日在武汉举行,大会主题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植物园的作用”。这次大会为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中国科学院、湖北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局、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承办。会议为中国,也是亚洲国家第一次主办全球植物园界最高规格的盛会。同时,适逢BGCI成立20周年,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成为当时世界植物园大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共有90个国家与地区300多个植物园的1000多名代表参加。世界著名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吴征镒,湖北省人民政府省长罗清泉,世界著名植物学家、美国科学促进会(科协)前主席Peter Raven以及著名植物学家、瑞士科学院院士Vernon Heywood共同担任大会荣誉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湖北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周坚卫、国家林业局常务副局长赵学敏担任大会组委会共同主任。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湖北省省长罗清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齐让、中科院副院长陈竺院士、中科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湖北省常务副省长周坚卫、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富、国家建设部原副部长谭庆链、武汉市委书记苗圩、市长李宪生、BGCI主席Joan Walmsley、秘书长 Sara Oldfield 等出席了大会。美国科学促进会(科协)前主席、美国密苏里植物园主任Peter RAVEN院士,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公约(CITES)秘书长Willem WIJNSTEKERS教授,英国皇家植物园爱丁堡植物园钦定主任Stephen BLACKMOR教授,西班牙帕姆斯植物园主任、西班牙国家植物园协会主席David BRAMWELL教授, 哥伦比亚植物园网络主席Alberto Gomez-mejia教授,雷丁大学Vernon Heywood教授及英国丘园主任Stephen Hopper教授等10多位国际著名植物学家应邀做大会主题报告。  

  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一共组织举办了4 次全体大会、42个专题会议、7个培训班和6个网络会议,集中讨论了建立一个全球植物数据库、中国植物保护策略、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公约及其在保障可持续野生植物贸易方面的潜力、植物灭绝-威胁因素和解决途径、可持续地利用植物多样性-植物园研发的3R模式等专题,各国专家就植物园的发展,植物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达成共识。这些讨论对推动世界植物园事业的发展、推动我国植物资源的保护,推进湖北武汉的和谐社会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大会分会分别就“植物多样性调查和编目”、“保护植物多样性”、“植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植物多样性的科普及公众教育”等专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例如在植物多样性方面,首先建议加强植物园对本土植物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并努力促进各植物园间的交流和合作;其次,指出目前对植物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生态系统功能研究。并针对丰富迁地保护的植物多样性和遏制入侵植物的危害等方面的需求,提出植物园需要紧密结合科研进展和乡土植物的发掘,推动各植物园在保护植物生态系统功能和就地、迁地保护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加强植物园的保护规模;最后,还指出植物园作为保护植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机构,在野生植物资源,尤其是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提出植物园应该深化和国际动植物保护公约的合作,加强野生植物的驯化和栽培研究,保护和开发种内的遗传多样性,积极争取本土植物的利益共享,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并通过影响地方决策推进植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另外,在植物园的科普教育方面,会议提出为了更好的发挥植物园的科普教育功能,植物园应加强全球变化、消除贫困、食品安全、入侵物种等方面的科普内容,加大科普投资,采取新的资讯技术改进科普方法,提高植物园科普的趣味性、兴奋性、挑战性、创意性,以达到更好的科普效果等。 

  这次会议共录用347篇论文,其中口头交流学术论文202篇、海报交流论文145篇。论文内容涵盖植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的多个领域,主要包括中国植物保护策略、植物园就地与迁地保护、全球植物数据库的建立、生态旅游与植物园、植物基础教育、植物灭绝-威胁因素和解决途径、植物保护如何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可持续地利用植物多样性-植物园研发的3R模式、从国家植物名录到中国虚拟标本馆、在新老景观中保存植物多样性、植物园在重要经济植物引种与驯化中的作用、植物园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 

  大会的举办成功的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中国植物园,特别是中国科学院植物园的建设发展及其在植物资源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美国密苏里植物园主任Peter Raven、英国皇家植物园爱丁堡园主任Stephen Blackmore在本次大会及其他多个场合接受采访时均表示,中国的植物园、特别是中国科学院三个核心植物园的发展,不比任何国际一流植物园差,在水生植物及经济植物保护与研究等领域,甚至已成为引领国际该领域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会议交流与会议考察,我国在大型工程中的对植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也受到了与会各国家的高度赞誉。为减少三峡工程所带来的生态负面影响,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做了大量的物种抢救工作。澳大利亚植物学家Philip Anless博士说:“如此大规模的植物迁地保育在世界上的确罕见”。俄罗斯科学院Victor Kuzevanov博士认为,“中国保护三峡植物是长期、艰巨但很有意义的工程,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美国密苏里植物园主任Peter Raven针对中国政府制定的《中国植物保护战略》,提出“从保护生态的角度看,大型工程自然是越少越好。但是社会要发展,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做出选择并非易事。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我们必须努力,中国政府投入巨资保护环境,的确值得钦佩。” 

  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的召开,进一步推动中国植物保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植物资源的保护与生态安全维护,通过植物园创新工程建设,以及“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的实施,植物资源保育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当时已制定“中国植物保护战略”,同时,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理事会主席 Joan Malmsley在大会上宣布该组织在中国设立办事机构,以便更好发挥中国在植物保护方面的示范作用。 

  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的召开,有益于科学植物园建设理念的深入,推动我国国家植物园创新体系的建设。这次大会围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植物园的作用”这一主题,广泛深人地讨论了植物多样性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植物多样性科学普及、《全球植物保护战略》行动计划及实施策略以及植物园在以上各项任务中的作用,显示了植物园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安全维护中的重要意义,科学植物园建设理念在植物学研究、植物资源保护以及社会各相关领域得到了深刻解析并深人人心,同时在社会各界掀起了一股“关注植物保护、关心植物园建设”的潮流。大会的召开,进一步加强了科学植物园建设,发挥植物园作为植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战略基地的重要作用,推动国家植物园创新体系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是世界植物园大会在中国及亚洲的首次举办,大会的顺利申办及成功召开,表明了中国作为全球植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在植物多样性研究、保护及植物园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全球植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主导力量。武汉植物园作为东道主,代表中国成功举办了这次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通过这次会议的主办,武汉植物园受到了世界各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特别是国际植物园与植物学研究机构的高度关注,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赞誉,极大地提高了武汉植物园在国际植物园界的地位与影响力。 

  同时,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央一台、九台等组织专班进行报道及任务专访,新闻联播报道了大会开幕式的盛况;地方省市及港澳等各媒体全部开辟大会宣传专栏,多版头条发布大会相关信息。大会宣传的广泛深入,使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及保护植物资源成为海内外、特别是湖北省武汉市市民的关注热点,进一步增强了广大民众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植物的意识。“保护植物,就是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建设和维护好生态环境”,正在成为大家的共同责任和自觉行动。 

                                                                        (供稿:梁琼 编辑: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