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5.20不仅是各大圈里的表白日,还是意义深远的“世界蜜蜂日”。联合国2017年设立这一国际性节日是为了呼吁大家保护蜜蜂、重视蜜蜂在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以维护整个生态系统和自然界生物多样性。
世界蜜蜂日LOGO(图片来自网络)
之所以选择5.20这天,是因为现代养蜂业的先锋斯洛文尼亚的安东?扬沙(Anton Jan?a)的生日在这一天,他的研究与发现为现代养蜂形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世界蜜蜂日(中国)徽标(图片来自网络)
蜜蜂原产于非洲,三次出走非洲后,如今遍布世界各地,是人类驯化的少数无脊椎动物之一。
人类利用蜂蜜最早的记载,应该是在西班牙发现距今约1万年前的壁画上,有描绘着女性从蜂巢中采集蜂蜜的图画,可见蜜蜂融入人类生活已有相当长久的历史了。
野生蜂巢中采集蜂蜜的壁画(图片来自网络)
蜜蜂通过采集花粉和花蜜,不仅给人类带来了蜂蜜、蜂王浆、蜂胶等营养品,更重要的是蜜蜂能为植物授粉,实现遗传物质转移,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爱因斯坦曾预言:当蜜蜂从地球上消失的时候,人类将最多在地球上存活四年。
这可绝不是危言耸听,植物开花—昆虫授粉—植物结果—食果动物—肉食动物,在食物链中,蜜蜂作为授粉昆虫起着桥梁作用。据统计,地球上约76%的粮食作物和约84%的植物需通过蜜蜂传授花粉,才得以繁衍和收获,可见蜜蜂在生态环境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蜜蜂与植物的那些事。
互相依存与协同进化
物种进化的千万年里,蜜蜂和被子植物间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协同进化关系。
授粉植物因异花授粉更能适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则,为了吸引蜜蜂异花授粉,植物开始发育发达的蜜腺、增加泌蜜量;蜜汁更甘甜、蜜香更浓郁;花朵变大、花色鲜艳。
武汉植物园色彩斑斓的花
蜜蜂为了采集更多的蜜汁和花粉,身体结构也逐步变化。为粘附更多花粉,蜜蜂全身长满浓密绒毛并分叉;为收集绒毛上的花粉,形成花粉团带回蜂巢,蜜蜂的三对足有花粉刷、花粉栉、花粉耙和花粉筐等分工;为便于啃食花粉和撕开花瓣采集花蜜,蜜蜂嘴变成咀嚼式,并上颚发达;为了采集深冠管状花朵的蜜汁,长舌变得更长了。
蜜蜂形态结构(图片来自网络)
蜜蜂在采集花粉和花蜜的过程中顺便完成了植物授粉,使被子植物繁衍并变异,产生新物种,长期的进化演变造就了现在色彩斑斓的植物世界;蜜蜂也不断的演化,全世界大概有2万种蜜蜂给植物授粉。
植物为蜜蜂提供食物和能量;蜜蜂为植物传花授粉,提高植物后代的生活力,两者互相适应、互相依存、携手前进。
追花夺蜜与异花授粉
蜜蜂采集花粉是有策略的,造访不同形态的花有不同的方法。
对苹果、桃李梨及杨柳松等开放形、穗状、葇夷花序等,蜜蜂采取直接进击式,先咬住花药,拉向自己,再在花药上滚动,满身沾满花粉粒,然后飞落在植物枝叶上或停留在空中,用“花粉刷”等足将身上的花粉粒收集到后足的“花粉筐”中,集成花粉团。
蜜蜂采集穗状花(图片来自网络)
对洋槐花、三叶草、金合欢等闭锁形花朵,蜜蜂采取强行进击式,用颚和前足采集花粉。
蜜蜂采集闭合花(图片来自网络)
对牵牛花、苜蓿花等筒状花,蜜蜂采取停留吻进式,落在花冠上,把口器插入花筒采集花蜜时将花粉粘附在头部和前足上,不过采集的花粉量相对较少。
要说蜜蜂特意为植物异花授粉,那还真不是的,异花授粉真真只是顺带的结果。对蜜蜂来说,采集花粉和花蜜是为了让蜂群中的幼蜂、工蜂、蜂王和雄蜂能填饱肚子,但对植物来说,那是它们适应自然发展的关键所在。
有人做过观察统计,一只蜜蜂飞行一次,能给瓜类带来约4.8万粒花粉,一只蜜蜂一天出巢40余次,每次可为约100朵花授粉。蜜蜂飞行时速为20至40千米,采集半径约3千米,一箱蜂通常有4万到5万只的采集蜂。若一只蜜蜂一天出巢8至10次,一箱蜜蜂出动1.5万到2万只的话,一天内,它们就能完成在其覆盖的周围1800多亩范围内分布的30000万到50000万朵植物花的授粉工作。不得不感叹,蜜蜂是自然界最勤劳、最高效的传粉者。
增产增量与生态监测
人类利用的1330种作物中,有千余种需要蜜蜂传花授粉,如苹果、樱桃、杏树、桃树等果树;油菜、荞麦、向日葵等油作物;瓜类、辣椒等蔬菜。
蜜蜂在大棚中给草莓授粉(图片来自网络)
蜜蜂能让农作物在最佳花期内充分有效授粉,有利于农作物繁衍和增强后代活力,促进农作物大量种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农业生态带来不可估量的效益。
蜜蜂给油菜花授粉(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现有蜂群约820万群,是当今世界第一养蜂大国,养蜂业的经济收入更多来源于蜂产品,蜜蜂传花授粉的潜能还有待开发。合理有效利用蜜蜂为农作物进行传花授粉,为农产品增产增量,前景将无限广阔。
重金属、农药、杀虫剂等污染的环境中,通过生物富集作用会集中在植物的花蜜和花粉中,蜜蜂采集后这些蜜粉后,会在蜂产品和蜜蜂体内有一定残留,通过检测和分析蜜蜂或蜂产品中的残存情况,可以间接判断当地环境的污染状况,由于蜜蜂采蜜具有专一性,这样可以准确判断受污染的地带。由此可见,蜜蜂是良好的生态“监测器”。
由于环境恶化、栖息地破坏、病虫害爆发、植被单一等多种原因,蜜蜂的生存状态岌岌可危。近年来,北美和欧洲很多国家出现了蜜蜂无缘无故消失的现象,如:2006年,美国出现史无前例的因蜂群衰竭失调(CCD)引起的蜂群丢失现象。蜜蜂减少诱发生态巨变,将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5.20“世界蜜蜂日”之际,让我们联手保护蜜蜂及其生存的环境吧。
参考文献:
1. 罗文华等.蜜蜂与生态环境[J].中国蜂业,2011(9):39-41.
2. 王海波.蜜蜂的前世今生[J].生命世界,2007:48-51.
3. 梁丽英等.花粉与蜂蜜[J].中国蜂业,2015(6):35-36.
4. 孔长兴.蜜蜂及其作用[J].西藏科技,2010(8):15-19.
----
撰文:曹承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