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陈淏子在《花镜》一书中记载:“江南有二十四番花信风,梅花为首,楝花为终”。暮春时节,“门前桃李都飞尽,又见春光到楝花”。作为晚客的楝花,绽放枝头时,花信风便止于此,花事就了了,一年的春光也即将远去,孟夏草木长的季节到来了。
图:武汉植物园楝花(摄影:张莉俊)
楝(Melia azedarach L.)又叫苦楝树,是楝科楝属的乔木,高可达10余米,是我国传统的乡土植物,原产黄河以南各省区,广泛生长在低海拔旷野、路旁或疏林中。关于楝树的记载,早在辞书之祖《尔雅》中就有记录:“叶可练物,谓之楝”;贾思勰在《齐名要术》中也对楝树生长特性和育苗造林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总结和记录。可见楝树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悠久。
图:楝树植株(图片来源曹承娥)
落叶乔木的楝树,春天长新叶。楝叶是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顶端的那片叶子通常略微大一些。古籍中记载,古时人们在端午节时,有用楝叶包裹粽子和佩戴在身的习俗。《荆楚岁时录》中记录:“常苦为蛟龙所窃,以五色丝合楝叶缚之”。说的是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习俗:蛟龙害怕楝叶,人们用五色丝线合楝叶包裹粽子,端午节时,投在江中,祭奠屈原,防止蛟龙偷吃。《名医别录》中说:“楝实生荆山山谷,……俗人五月五日取叶佩之,云辟恶也”。描述的是端午节时,古人佩戴楝叶在身上,用来驱邪的习俗。楝叶虽然繁多,但从叶形和大小来看,都不是粽叶的优选材料,不过佩戴在身上,用来防虫,实用性倒更强。
图:楝树的叶子(图片来源曹承娥)
春夏交替时,是楝花绽放的季节。北宋梅尧臣在《楝花》诗中赞叹:“紫丝晖粉缀藓花,绿罗布叶攒飞霞”,咏尽了楝花开时绚烂夺目的美妙景象。灰褐色的树干上,小枝扩展;五片花瓣、五片花萼的淡红紫白色小花,排成圆锥形聚伞状花序,在枝头盛放,清香四溢;深紫色的雄蕊管顶端有裂片,花药着生在裂片内侧,细长的花柱被包裹在雄蕊管内,不伸出来。明朝的高濂在《草花谱》中描述:“苦楝发花如海棠,一蓓数朵,满树可观”。小而美且多的楝花,春末悠悠然地开着,风雨吹落一地,又开一树,蔚为壮观。散落在地的花瓣也清新唯美,散发阵阵香气,王安石在《钟山晚步》中赞美它的雅丽:“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雨后赏楝花,也是别有一番雅致。
图1:楝树的花(摄影:张莉俊) 图2:楝树的单朵花(图片来源曹承娥)
秋末冬初季,是楝果成熟的时节。椭圆形的小核果,从青色逐渐变黄,最后金灿灿的长满一树。金黄的楝果挂在细长的柄上,像一串串铃铛,楝树又被叫作金铃子。成熟的楝果掰开后,有一层海绵状的中果皮,内果皮木质化,里面有4-5颗椭圆形的种子。楝果长在树枝上,常常经过一个冬天都不掉落,来年开花时,通常可以看见花、叶、果同挂枝头的景象。
图:楝树的果实(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楝树作为我国乡土植物,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优良原材料
楝树的花,香气浓郁,可以提取芳香油。果实和种子含有原油,经过提炼后,能用来生产加工润滑油、油漆和肥皂等产品;外果皮和中果皮中能提取天然乙醇,是制造白酒和工业酒精的优良原料;内果皮的坚硬度好,可以和枝条、树干一起用来制造活性炭、木醋液和糖醛。树皮、根皮和叶子中都含有大量的鞣质,提取后,可用来制造烤胶。
楝树木材具有质地坚硬度适中、散发天然香气、纹理美观、光泽度高、抗虫蛀、抗腐蚀、易加工等众多优点,是制作家居装修用具、手工装饰品、农具、乐器等产品的良好用材。同时其根皮和树皮中含有大量白度高的植物纤维,是制造棉纺织品和造纸的良好原材料。
生物防虫
楝树中含有一种独特的活性物质——苦楝素,可以作为植物源农药。经科学家们实验证明,适当浓度的苦楝素杀虫制剂,能有效毒杀和抑制部分昆虫的生长发育,对田间虫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对环境安全无污染,是无公害农药的重要生物来源,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生态树种
楝树是园林和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生态价值很高。一方面它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种植成本低;另一方面它树形优美、花繁幽香,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同时耐烟尘、抗虫害,能有效吸附大气中粉尘和微粒,吸收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害气体,具有净化空气、消除病菌、减少城市农药污染的作用。
图:武汉植物园楝花(摄影:姜正旺)
图:武汉植物园楝花(摄影:姜正旺)
图:武汉植物园楝花(摄影:张莉俊)
作为最后一番风信花,楝花用雅致的色彩和怡人的香气,送走了姹紫嫣红的春光,迎来了草木繁荣的夏天。“绿树菲菲紫白香,犹堪缠黍吊沉湘。江南四月无风讯,青草前头蝶思狂”。这是宋代张蕴描写的《楝花》。送春迎夏的楝花,在江南四月,二十四番花信风即将吹尽时,静静地盛开了,淡淡的紫白色,开满枝头,香气扑鼻。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的花镜大道和牡丹园中有几棵高大的楝树,在和风细雨中正盛开着饱含清香的楝花,来园驻足赏花吧,感受“清风冉冉楝花香,小雨丝丝梅子熟”的幽雅清静。
参考文献:
[1]蒋影.苦楝树的应用价值[J].现代农业,2020(6):59.
[2]夏青.楝树[J].河北林业2020(12):33.
[3]高月霞等.乡土树种苦楝的栽培及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7(9):62.
[4]秦琳.苦楝素提取工艺及动态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5]http://www.iplan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