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g logo

自然百科

第584期:叶子像鱼,种子榨油,你见过这种植物吗?

  “余冬月山行,见桕子离离,误认梅蕊;将欲赋诗,偶读江岷山太守诗云:‘偶看桕树梢头白,疑是江梅小着花。’”。

  这是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一书中描述乌桕果实时讲的一个小故事。 

  说是他在冬日里,看见乌桕的果实挂在枝头,误认为成了梅花的花蕊,正想赋诗来描述此情此景时,偶然读到了江岷山太守的诗句,才发现原来早有人已经将这个景象描绘得惟妙惟肖了。可见乌桕作为我国本土树种,被关注由来已久,已深深融入人们生活之中。 

  乌桕(Triadica sebifera (Linnaeus) Small)是大戟科乌桕属的高大落叶乔木,原产在我国黄河以南各省份,日本和印度也有分布。 

  叶片互生,质地很薄,若纸一般,形状特别有趣,整体呈菱形,前端有一条长长的叶尖,样子看起来像海里的鳐鱼。 

  花为单性,雌雄同株,黄绿色的小花聚集成穗状花序,雌花通常着生在花序轴的底端,雄花序则着生在上部,盛开时,细细碎碎的花朵掉落一地,仿佛下了一阵花雨,非常清新雅致。   

  果实为梨状球形蒴果,有三个果爿,成熟时外壳会变成黑色,还会炸裂脱落;每个分果爿中有一粒种子,每个种子的外面有一层白色的蜡质假种皮,三颗聚集在一起的种子,远远看上去像一小团棉花,冬日里被古人误认为是梅花花蕊的就是这团白色的外皮。 

乌桕的植株(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乌桕的花序(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乌桕果实(摄影:张莉俊)


鳐鱼(图片来自网络)


乌桕叶子(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资源丰富

乌桕所在的乌桕属家族,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在全世界约120种,我国共有10种。自然分布最多的为乌桕,其次为白木乌桕、圆叶乌桕、山乌桕,斑籽乌桕、济新乌桕、云南乌桕、多果乌桕、浆果乌桕、异序乌桕则较少。其中由于开花习性和果序结构的基因型差异,自然界中,乌桕也存在葡萄桕和鸡爪桕2个变种。长期异花授粉,这两个变种也杂交产生了很多性状差异很大的后代。 

历史悠久

华夏大地上,乌桕已有1500多年的栽种历史。其名以最早以“乌臼”记载,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记载:“乌臼,《玄中记》云:‘荆、扬有乌臼。’其实如鸡头,迮之如胡麻子,其汁味如猪脂。”乌桕被列在这部综合性的农书中,可见其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在当时已经被人所熟知。自唐代开始,诗文书籍中以“乌桕”记录,《新修本草》以“乌桕木”著录。

价值甚高

纵观古书典籍,乌桕的价值很早就被古人们发现和利用了。如《本草衍义》有:“取子出油,燃灯及染发。”;《农政全书》说:“乌桕树收子取油,江浙人种者及多,桕油造蜡烛,清油然灯极明。” 《天工开物》记载:“油料作物分为三类:食用、燃灯、造烛,桕油食用为下等,造烛油为上等。”清朝陈淏子的《花镜》中则作了很详细记录:“桕一名乌桕,一名柜柳。出浙东、江西。树最高大,叶如杏而薄小,淡绿色,可以染皂。花黄白,子黑色,可以取蜡为烛。其子中细核可榨取油,止可燃灯油伞,不可食,食则令人吐泻木必接过方结子,不接者,虽结不多。秋晚红叶可观,亦秋色之不可少者。”既描述了乌桕的形态特征,又介绍实用价值,还指出了观赏价值。这些价值一直沿用至今,尤其是作为油料作物,结合现代先进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小种子大能量

乌桕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其种子既含油又含脂,是工业用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有做能源植物的潜能。白色的蜡质假种皮能榨出固体脂,被称为“皮油”,是制作油漆、蜡烛和肥皂的原料。皮油成分主要是脂,其脂肪酸组成相对集中,可作为生产硬脂酸和油酸的原料,既能作为食用油来食用,又是重要的工业油。同时乌桕脂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与天然可可脂有相似,在科学家们的研究下,将来有望替代可可脂用于生产之中,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如巧克力的制作。



乌桕种子(摄影:张莉俊)


种子的种仁榨出的液体油,被称为“梓油”,也叫青油,工业上叫作“籽油”。籽油是棕红色液体状,常用于多元醇制备、环氧树脂生产及作为机械润滑油、油墨、化妆品、蜡纸等的原料外,也是很好的生物柴油的原料,不过籽油含有毒素,不能食用。

 

整个种子榨出来的混合油脂,被称为“木油”,除了常用于制肥皂和蜡油外,还可用于洗护用品中。压榨后的乌桕籽得到的桕饼,养分含量也很高,尤其是残留的不饱和油脂,可用于食用菌生产,既能增加其产量,又能改善菌的品质。


小叶片大景致

    树形秀美,树冠整齐,叶型独特的乌桕,四季景色各异,是长三角地区城市森林彩色化发展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春末时期,生长出像麦芽糖一样黄色的嫩叶;盛夏之际,叶子换上正装,变得青翠欲滴;金秋时分,叶片色泽亮丽,叶色丰富多彩,黄、橙、红、紫,美轮美奂。特别是秋天的叶片,小叶片大景致,自古就是江南的一道美景,可栽植于道路景观带,也可成片栽植于广场绿地、景区、森林公园中,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乌桕于枫,园林九月中”是宋朝大诗人陆游对乌桕红叶的赞美。“秋霜飘落万花尽,万亩桕林火欲燃。”独自成林的秋日乌桕,景观甚为壮丽。

 

乌桕变色的秋叶类型红叶型、橙叶型、黄叶型和紫叶型,其中红叶型观赏价值最高,橙色叶次之,秋季降温后,叶片由绿色直接转为红色或橙色,鲜艳亮丽,非常显眼漂亮;紫叶型的叶片变色期很长,随着温度降低,叶片先由绿色变成深紫色,然后再转为紫红色、红色,落叶相对较晚;黄色叶则类似于银杏的秋叶色彩,绿色逐步变黄或浅黄。不同叶色的乌桕为层林尽染的秋日,增添了多重色彩,美不胜收。


乌桕变色的叶片(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小花朵大蜜源

初夏开花的乌桕,黄绿色的小花朵聚集成束,花量非常大,是重要的蜜源树种,蜜蜂采食,酿出来的蜂蜜营养价值很高,质量上乘。


乌桕的花(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小木材大用途

生长速度快,根系发达的乌桕,具有一定的抗风、抗盐性,能有效改良土壤、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可作为河滩等地防护堤岸的树种。同时其木材质地坚硬,纹理清晰,色泽洁白,坚韧耐用,是高档建筑、家具、雕刻的优质木材。

 

春长芽、夏赏花、秋观叶、冬看果的乌桕,在四季轮回中,演绎着生命的荣枯。看过了漫山红遍的秋日绚烂景色,冬日里仰头望望枝头经久不落的乌桕籽,着实也有一番浪漫的意境之美。

 

参考文献:

1. 王洋姜,卫兵等.乌桕的园林特性及开发应用[J]. 广东农业科学,2013(5):64-67.

2. 金久宁等.乌桕的植物文化与经济价值[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4(6):32-36.

3. 中国植物志 http://www.iplant.cn/ 



科普开放中心 曹承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