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龙成锦斗凤纹,芙蓉为带石榴裙。” 梁元帝萧绎在《乌栖曲》中,用“石榴裙”来代指女子亭亭玉立的风韵,自此便造就了“石榴裙”这一流传千载的服饰。
那究竟什么是“石榴裙”呢?《汉语大词典》解释为:“朱红色的裙子,亦泛指妇女的裙子。”可见石榴裙主要是因其颜色类似石榴花的红色而得名。
石榴裙在唐代特别流行,备受贵族女子青睐,武则天在《如意娘》中留下了“开箱验取石榴裙”的诗句。虽然石榴花颜色火红,但石榴花汁液染不出红色,那古人使用什么植物染料来染制红裙呢?
红色在古代名号众多,赤、朱、绛、茜、彤等都是红色的代名词。染红色的植物很多,其中利用最多主要有茜草、红花和苏木。然而这三种植物在染同样材质的织物时,就染出的红色的饱和度与牢固度而言,红花最高,茜草次之,苏木最低,正好满足了人们对多种红色的需求,不过若是要染鲜艳的大红色,红花最适宜。
茜 草
Rubia cordifolia L.
茜草(Rubia cordifolia L.)是茜草科茜草属的草质攀援藤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适宜种植。其根状茎和节上的须根均为红色,含有茜素,能染红色。
茜草是最早被我国人民驯化并用于大规模种植和染色的染草之一,自商周起,就作为重要红色植物染料被利用。
《诗经》中有多篇进行了记载,如“缟衣茹藘”“茹藘在阪”。“茹藘”即为茜草,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利用茜草进行染色了。据《汉官仪》云:“染园出栀茜供染御服,是其处也。”足见茜草作为染色植物的重要性。西汉《史记》中《货殖列传》记载:“及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锺之田,若千亩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表明汉代茜草被大规模种植,并可能发展为主要经济作物,种植千亩茜草的收入相当于千户侯的俸禄。
古人利用茜草染红色,会加入明矾作为媒染剂,染出来的颜色,色泽明亮,且具有良好的耐洗性。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出土的深红绢和长寿绣袍底色,就是茜草加入明矾染制而成。
茜草种植方便,且春秋两季可以采收,晒干收藏,四季可用,同时染色便捷,易操作,所染材质多样,是古人常用染红植物。
茜草植株(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茜草的根(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红 花
Carthamus tinctorius L.
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又名红蓝花、刺红花,是菊科红花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茎直立,茎中下部的叶子有锯齿,齿顶有针刺;红色的小花(初开时黄色)聚集成一个头状花序;瘦果乳白色,可榨油。
红花在汉代先经中亚传入我国西北地区,然后传入中原。古人利用红花直接染色,尤其是花瓣绽放初期,色素含量相对较高,既能作为食用色素,又能用来浸染织物。东晋习凿齿在《与燕王书》中云:“山下有红蓝,足下先知否,北方人采取其花染绯黄,采取其上英者做胭脂”。
红花中含有黄色和红色两种色素,黄色素溶于水和酸性溶液,无染料价值但有药用价值;红色色素易溶于碱性溶液,不溶于酸性溶液,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形成红色沉淀。古时的胭脂就是利用碱性溶液将红花中的红色素提取出来,再加入过量的酸性溶液进行中和,使红色素沉淀出来,这样反复操作多次,黄色素可基本除尽,将沉淀状的红色素捻制成小饼,即为古人用的胭脂。或许正因为古时的胭脂是纯植物做的,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才有了吃胭脂的喜好吧。
作为红色染料时,需将红花中的黄色素分离出来,这样用红色素染出来的颜色才显猩红、鲜艳。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详细记录了利用“杀花法”,从红花中分离黄色素,萃取红色素染料的过程。为了方便储存和运输,古人将红花制成了“红花饼”,这样就不受季节限制了。使用时只需先用乌梅水煎,再用碱水或稻草灰澄清多次,就可以染色了。为了得到高质量的红花饼,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先用青蒿处理,能防止红花饼在贮藏中的霉变。书中还记载,配制不同浓度的红花染料,可染得不同色泽的红色,由此可见古时已经建立了相当高超的染色工艺。
刚盛开的红花(摄影:张莉俊)
盛花期的红花(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苏 木
Caesalpinia sappan L.
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又被称为苏方、苏方木、苏枋,是豆科云实属的小乔木,在我国主要的产区是云南、贵州、四川、广东、福建和台湾省。
其枝干有稀疏的刺;叶为二回羽状复叶,羽叶对生,小叶纸质;花朵聚集成圆锥花序,绽放时花瓣黄色,最上面一片基部带粉红色,特别显眼;雄蕊稍伸出,花丝下部布满密密的柔毛,花柱细长,长有毛,柱头截平;果实是不开裂的红棕色木质荚果,有个外弯的硬硬的尖角,像鸟儿的嘴巴;种子长圆形,呈浅褐色。
我国使用苏木作为红色染料已经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了,最早的史料记载,见于西晋时期的《南方草木状》。其载“苏木,树类槐花,黑子,出九真,南人以染绛,渍以大庚之水,则色愈深”。后期明代的《多能鄙事》《天工开物》等古籍都有对苏木的记载,既作药材也作染料。苏木去除外皮及边材,取心材,阴干后用于染色。心材中含有苏木素,加入不同的媒染剂,能获得红、绛红至葡萄紫红色等多种颜色。不过苏木染色时不能用铁容器,否则色泽会变暗。由于苏木染色的丰富性,一直是古人用来染色的重要原料。现在也广泛应用于食品色素加工中。
苏木的花(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苏木的果(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苏木的木材(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化学工业染色技术出现之前,植物染色一直是我国染色的主要方法。人类凭借聪明才智,利用植物染料,按照自身需求,获取丰富多彩的颜色,浸染服饰,装饰自己,推动文明发展。随着社会发展,绿色、环保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植物染料再次走入大众视野,期待在科技力量的支撑下,天然植物染色将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 李祥琴.古代红色丝绸植物染色—苏木染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3.
2. 孙闻莺.中国古代染色文化与植物染料研究纺织报告[J].2020:126-128.
3. 谭光万.中国古代植物染料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4. 中国植物志 http://www.iplan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