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来啦,科学探索之旅再次启航。5月18日至26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将以“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园在行动”为主题,举办“中国科学院第二十届公众科学日”活动。活动特别聚焦非洲代表性植物类群——猴面包树,通过一系列科普活动,向公众展示生物多样性的魅力和科学保护的重要性。
“公众科学日”是中国科学院举办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活动。自2004年起,每年5月,中国科学院各个科研院所都会打开大门,面向公众开放,展现科学研究在国家重大战略中的关键作用,弘扬科学精神,营造科学氛围,厚植科学文化,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关注和兴趣。武汉植物园本次活动在“昆蒙框架”背景下,围绕中-非生物多样性保护,以非洲代表性植物类群猴面包树为对象,举办植物科普展、科普讲座、科普摄影展、直播连线马达加斯加、科学文创展示等丰富多样的“硬核”科普活动。
猴面包树,这个被誉为“生命之树”的奇特植物,分布在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岛以及澳大利亚,以其独特的形态、强大的生命力和丰富的价值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目光。它们高达20-30米,被誉为植物界的“绿巨人”,猴面包树浑身是宝,并且能够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生存数百年甚至千年。因此,非洲人将猴面包树视为神圣的树木。
胸径超10米、形如“大胖子”的猴面包树,开着暗红色花朵的红花猴面包树,澳大利亚的“独苗儿”澳洲猴面包树……在武汉植物园花径广场,8种珍稀猴面包树的仿真模型特别吸睛。作为本次活动的重头戏,中-非生物多样性主题科普展将全方位展示猴面包树的魅力。展览通过模型、标本、图文、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公众深入了解8种猴面包树的原产地生境、形态特征以及文化价值。同时,中-非生物多样性摄影展将呈现非洲的自然风光、动植物资源以及野外科考纪实,通过40多幅精美的摄影作品,让公众领略非洲的自然风光和丰富资源,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为了深化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武汉植物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万涛带来“生物多样性保护 植物园在行动”科普讲座。植物园作为植物多样性保护的专业机构,其功能和角色正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演变。非洲作为覆盖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最多的大陆之一,也是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人口增长、快速城镇化等问题,对其植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挑战。万涛研究员从全球视角出发,揭示植物多样性的奥秘与挑战,并介绍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和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在非洲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本届公众科学日还设有猴面包树主题文创展示区,展示以猴面包树为灵感的文创产品,如冰箱贴、手绘明信片、胸针、帆布袋等,让公众在欣赏大自然之美的同时,感受人类智慧与创意的碰撞。武汉植物园还特别准备了千份猴面包树科普手册免费赠送,手册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让公众能够轻松了解猴面包树的魅力。
为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科学活动,武汉植物园特别推出优惠政策。5月18日、19日8:00-12:00,18周岁及以下的青少年凭有效证件可免费入园参观。
对于无法到场的公众,武汉植物园还将通过直播的方式分享活动精彩内容。直播包括科普讲座、连线马达加斯加、专家带你看展览等多个环节,让公众足不出户也能感受科学的魅力。其中,直播将连线武汉植物园赴马达加斯加的科研人员,通过镜头带领公众走进猴面包树的故乡——马达加斯加,领略其壮丽景色和异域风情。5月19日10:30至11:30,公众可以在中国科普博览官方网站、中国科普博览微博、微信、B站、知乎账号观看直播。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