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特有类群的分布格局和形成机制对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荚蒾属物种多样性中心,特有类群丰富,特有比例高达62%。然而,中国荚蒾属特有类群的分布格局和形成机制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国家荚蒾属种质资源库、武汉植物园生态景观与工程学科组研究人员基于标本记录及野外调查数据,确定了61个中国荚蒾属特有类群的分布信息,并利用物种分布模型MaxEnt研究了特有类群的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荚蒾属特有类群在中国的物种多样性热点地区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山区,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区域在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附近的山地。荚蒾属特有类群中约三分之一为稀有类群,分布区域分散且缺乏保护。荚蒾属特有类群的物种丰富性空间格局可以用环境能量、水资源和气候季节性三个假说来解释。本研究对中国荚蒾属特有类群丰富度分布及其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认识和解释。同时,为荚蒾属特有类群的保护提供了措施,为中国荚蒾属特有类群的保护提供了指导。
相关研究成果以" Spatial Patterns and Determinants of Endemic Taxa Richness in the Genus Viburnum (Adoxaceae) in China "为题,发表于国际SCI期刊Diversity上,武汉植物园生态景观与工程学科组吕文君和湖北民族大学研究生杜胜蓝为本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武汉植物园刘宏涛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
图1 中国荚蒾属特有类群丰富度空间格局及热点地区
图2 利用简单普通最小二乘模型(OLS)、简单条件自回归模型(CAR)和同步自回归模型 (SAR)三种不同模型分析环境能量、水资源可利用性、气候季节性变化、空间异质性和历史性气候变化假说对中国荚蒾属特有类群丰富度的解释
表1 利用简单普通最小二乘模型(OLS)、简单条件自回归模型(CAR)和同步自回归模型 (SAR)研究了中国荚蒾属特有类群丰富度与解释变量(MAT:年均温、ART:温度年较差、MTC:最冷地区平均温度、MAP:年均降水量、PDM:最干燥月份平均降水量、TS:温度季节性,PS:降水季节性、REL:每个栅格的高程范围、TRI:地形粗糙指数、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MATano:末次冰期以来的年均温、MAPano:末次冰期以来的年均降水量)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