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保存了很多古老、孓遗性质的珍稀植物,并荟萃而成一些珍稀植物群落。这些珍稀植物的种群结构和群落动态一直是保护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东亚特有的第三纪孑遗植物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um)是典型的山地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秦巴山地、川西高原、云贵高原和横断山区,生长于海拔760-3200 m 的沟谷河岸林中,并形成群落。
武汉植物园植被生态学科组魏新增副研究员、博士生孟红杰、硕士生吴浩和江明喜研究员研究了分布在神农架山地河溪树状网络中领春木的遗传多样性格局和种群遗传结构。与以往研究仅强调线性生境对河岸带植物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不同,本研究旨在探讨自然条件下河溪网络在河溪植物遗传结构形成中作用。发现:(1)支流种群与交汇点种群间遗传多样性未呈现显著差异;(2)由于领春木较强的扩散能力(风媒花和风播种子),在小流域尺度上河溪树状网络中其种群遗传结构较弱(Tree Genetics & Genomes(2015, 11: 64))。
在领春木中国分布区范围内,沿纬度梯度和海拔梯度上开展种群更新动态研究,发现:(1)领春木的相对幼苗密度沿纬度梯度逐渐升高,这为气候变暖条件下领春木向高纬度迁移提供证据。(2)沿不同纬度山地(秦岭33°N、神农架31°N、峨眉山29°N),相对幼苗密度呈现不同的海拔梯度格局,这为海拔梯度上树木更新动态和迁移趋势驱动因素(全球变暖、种间竞争、土地利用变化)的复杂性提供证据。(3)在纬度梯度和海拔梯度上,相对幼苗密度和萌蘖繁殖率均呈现相反的梯度格局,这表明萌蘖繁殖是延缓其分布区“后缘”(trailing edge)收缩的重要策略(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15, 353: 232-239))。
以上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0344; 31270562)、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4314)和中国科学院流域生态与水生植物重点实验室项目(Y455432J02)的资助。
(A)河溪树状网络中景观遗传结构取样示意图
(B)种群更新动态取样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