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在召开,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非洲也一直受到关注和认同。
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是由中国援助肯尼亚建设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机构,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发展中国家”境外机构之一。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中-非联合研究中心重点研究领域之一,中方在项目中主要为非洲伙伴提供技术、设施和培训,共同对非洲珍稀植物开展研究,提供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新途径。
2022年10月18日,央视新闻特别节目《二十大时光》特别报道了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在肯尼亚内罗毕开展的中非绿色合作。报道中提到:“非洲多家媒体持续关注着二十大的召开,非洲多国政要和专家也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在助力全球发展方面的重要性给予高度赞赏,非洲赞同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并寻求深化合作,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植物园是中国倡议成立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的重点项目。”
近年来,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等领域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中非生态文明共同体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研支撑。
中-非联合研究中心非方主任罗伯特·吉图鲁在采访时说:“我们与中国同行的合作真正实现了双赢局面,我们的联合研究成果不仅是为非洲国家,而是为中非双方都提供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案和解决办法。”
风雨同舟,守望相助,中非双方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行进轨迹与实践经验与非洲当前发展阶段和科技创新需求相一致,中非环境科技合作前景广阔。
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应对包括非洲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薄弱等问题。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培训与合作交流,将成熟的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至非洲大陆,取得显著成效,为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得到当地国家的高度赞赏。
未来,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将进一步强化其在非洲地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干旱区农业发展和流行性疾病防控等领域的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示范功能,切实帮助非洲国家解决粮食短缺、生态环境污染和人口健康等重大现实问题,着力将中-非中心打造成为立足肯尼亚、辐射非洲大陆的中非双方全方位合作大本营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助力非洲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中-非联合研究中心非方主任接受央视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