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g logo

综合新闻

武汉植物园筹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东道国活动

“湿地植物多样性保护与永续发展”主题边会

  11月5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将在武汉开幕,这是我国首次承办这一国际湿地盛会。此次大会让世界目光再次聚焦武汉,《湿地公约》各缔约方将围绕“珍爱湿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实现《武汉宣言》、《公约》实施战略框架等重要成果,并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为探讨不同湿地植物及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倡导全社会加强对湿地植物及其生态系统的保护,11月8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将与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中国湿地保护协会联合主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的东道国系列活动之一——“湿地植物多样性保护与永续发展”主题边会。届时,来自国内外湿地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湿地保护与修复贡献智慧、建言献策。 

  多年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面向美丽中国建设的国家重大需求,以河流、水库和湖泊等内陆典型湿地为对象,开展湿地生态学、水生植物学等相关的基础理论与科技应用研究。 

  在湿地生物多样性方向,完成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青藏高原等区域的湿地植物和微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在湿地生态过程与功能方向,明确了湿地氮循环过程及脱氮功能对环境污染物的响应机理。在湿地生态修复方向,研发了“水库消落带植被重建及生态恢复成套技术”等多项湿地生态恢复技术,开展了河岸带湿地生态恢复示范。在湿地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筛选了穗状狐尾藻、伊乐藻和篦齿眼子菜等一批生态修复工具种选育一系列长花期“秋荷” 品种、高产优质的子莲和藕莲品种及保健莲专用品种,相关技术示范应用及推广面积超10万亩 

  经过多年研究,武汉植物园编著出版了70万字的《中国水生植物图志》(英文版),成为我国水生植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对国内外水生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性收集与整理,尤其是对包括中华水韭、水蕨等珍稀濒危或特有水生植物进行了重点收集和保育,建立了迁地保育国内外水生植物400余种的水生植物种质资源圃,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水生植物专类园。相关研究成果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有支撑了我国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的管理、保护与修复工作。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200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长期致力于开展全国野生植物保护行业管理、理论研究、国际合作、科普宣传凝聚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各大专院校等科研机构的数千名植物科学家,以及全国野生植物保护工作者,是中国野生植物保护事业的重要力量。 

  中国湿地保护协会(CWA)是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批准,于2015年4月在北京成立。是由国内从事湿地保护管理、教学科研、调查规划设计及咨询、科普宣传教育、合理利用等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是我国湿地保护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目前该活动正在全力筹备中,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中国湿地保护协会及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将严格按照COP14大会执委会的要求,抓实抓细本次活动的各项筹备工作。期待通过专家学者们的充分交流与深入研讨,共同为提升我国湿地研究、保护和管理水平,促进湿地生态学与湿地科学的繁荣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湿地公约》全称是《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又称《拉姆萨尔公约》,缔结于1971年,是全球第一个政府间多边环境公约,现有172个缔约方,秘书处设在瑞士。中国于1992年加入,2005年入选常委会成员国。经中国政府批准,并经《湿地公约》第59次常委会审议通过,COP14大会定于2022年11月5日至13日举办,在湖北武汉设线上线下主会场、在公约秘书处所在地瑞士日内瓦设线上线下分会场。中国作为COP14主席国将全面领导公约事务。 

 

 

科研处、综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