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华中农业大学梁梅教授应邀做客东湖讲坛第四十六期,并做了题为“The hidden world of flower color evolution in monkerflower”的学术报告。园部分学科组长、青年科研人员、在读研究生共3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报告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种质创新与特色农业重点实验室主任韩月彭研究员主持。
猴面花因其花朵形似猴子面部而得名,它的花朵色彩丰富,常被作为花瓣研究的模式植物。梁梅教授从植物进化的角度讲起,分析了猴面花种间的进化关系并引出猴面花花朵所具有的均一和不均一着色现象。在猴面花均一着色研究方面,梁梅教授详细地阐明了花瓣呈现白色和黄色的分子机理。白色花瓣是由于花青素积累关键的MYB基因编码区存在的uATG插入引起蛋白丰度降低,花青素合成减少导致的;黄色花瓣是由于YUP位点缺失导致的,而在正常情况下,YUP位点编码的siRNA靶向了类胡萝卜素途径的关键基因RCP2,从而使花瓣不积累黄色,但花青素能正常积累,导致花瓣表现为红色。此外,梁教授通过比对多个猴面花种YUP位点,发现YUP与两个花青素转录因子SOLAR、PELAN紧密连锁,三个基因组成一个super-locus,从而使得物种的类胡萝卜素与花青素两种性状可以在群体中共遗传。在猴面花不均一着色研究方面,梁教授重点讲述了花瓣纵向条纹的形成机理,阐明了BHLH2和BHLH3基因对花瓣条纹形成的关键作用,基因功能分析进一步证明这2个转录因子在蛋白移动性以及蛋白互作层面的差异,相关的研究结果还在进一步完善中。
报告结束后,梁梅教授与师生就相关领域内的学术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细致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报告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