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至27日,第二期“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认知与保护培训班”在武汉举办。本次培训班是中国科学院人事局资助的精品培训项目,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主办。培训旨在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和科学认知水平,加强湿地保护领域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与长江流域湿地保护区的合作。来自中国科学院院内研究所、湿地自然保护区及管理局等30余家单位共计70余名科研人员与保护区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
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玉义研究员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他表示通过本次培训班,希望能凝聚各方力量加强合作,深入探讨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共同助推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
来自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植物园、武汉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的15位授课老师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和室外讲解。课程内容主要涉及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与修复技术、水鳖科水生植物多样性、非洲水生植物简介、水生植物鉴定保育及保护名录、湿地植被多样性和地表生物量遥感、水生植物活体保存技术实践、湖北省典型淡水生态系统水生植物研究、长江流域常见的水生动物、浮游植物及藻类水华防治、河湖滨岸带水环境修复和水生态系统保护、水生植物的标本制作和科学画、湖泊智慧化管控-理论与实践、科普开放研学业务交流、水生植物科普课程等多方面。报告内容丰富多彩,参会人员积极提问,现场气氛活跃。
本次培训班采取室内理论专题讲解并结合野外调查和标本介绍等方式,带领学员参观了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种质资源圃、开展了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夜间调查、认识了水生植物的活体材料和标本、实地考察了东湖湖滨带的水生态修复项目。考察结束后,各参训学员结合本次培训班学习内容及各自工作岗位分享了心得体会。
本次培训班搭建了长江流域水生生物研究交流的平台,增进了科研人员与保护区管理人员的交流与合作,为推动相关领域的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玉义研究员致辞
培训现场
室外调查